作者:101207777
來源:文明7吧
開遊戲先翻了下百科,看了下科技樹和建築簡介,心得如下:
1.區域改良有9種,其中地形關聯的有農田、礦山,漁場、伐木場和黏土坑跟, 剩下的種植園、獵場、牧場、採石場跟資源關聯。因為開局改良開局就全部解鎖,所以開局區域改良的提升幅度可以認為是0。所以7代要提升地塊的產出,其實是靠科技和倉庫建築。每個時代都有科技專精提高對應的改良設施產出,每個時代+1,最終是+3。也會有新增的倉庫建築提升產出。比如農田就吃1時代的糧倉、2時代的磨坊,3時代的商店,3個倉庫建築加成,也是+3,最終達到單地塊6糧的可觀產出,類似的就是礦山和伐木的6錘。對比4,5,6可以說是 7代確實不吃地形,地貌提供的1-3跟完全體改良的3-6點產出最多只能算是55開。
因為2時代倉庫建築條件都要求河流,所以本作沿河的優勢除了幸福可能還有產能。
2.特殊改良,就是在基礎改良上的加建,在不抹除原有產出的情況下,讓1人口提供的數值進一步提升,而且無時代限制,小鎮可用,理論上限比特色建築高太多。
3.關於建築。除了不限時代的倉庫建築外,每個時代都有2種科技,文化,幸福,金幣,糧食建築,除此之外還有1種生產建築、1-3種軍事建築。
因為每個時代的標準建築的相鄰加成是一致的,有釘圖興趣的可以直接古典開釘,把對應的城區劃好,過時代在元有種類上加建即可。
4.關於相鄰加成、倉庫建築、特色城區以及奇觀。這代專家除了本身的2文,2科產出,可以累計的0.5相鄰產出加成是後期疊疊樂的重要資料來源。觀察各種標準相鄰加成,我們可以看到河流,山脈、奇觀、資源這種自然加成屬於靠天吃飯,而我們能夠規劃的加成主要是奇觀和城區。
首先是奇觀,可以為所有標準建築提供相鄰加成,從這點來說,像巨碑,金字塔、未央宮這種到後期產出寥寥的古典奇觀,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提供巨量的不會過時的萬能相鄰加成。所以蓋奇觀的時候可以適當規劃,是集中打造巨量加成的廁所位,還是錯落有致為儘量多的建築提供加成。
其次是城區,城區的定義是存在兩個建築的市區,而且所有建築都沒有過時代,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占兩個建築位的火車站和飛機場存疑)。城區可以為部分建築提供相鄰加成的同時,更大的優勢是可以吃到各種加成,比如大學的城區科技加1等等。因為各種建築過時代的原因,上時代的城區,到下時代可能就只能變為普通的市區,這時候倉庫建築不會過時代的優點就非常顯著了。把兩個倉庫建築蓋在一起(包括市中心那個)就能讓你獲得一個不會過時代的城區,快速提供各類加成和收益。
算了下各類加成,3時代開始,沙漠,凍土也能種出7糧,配合農業重心,城鎮裡一個地塊幹出10糧不成問題。話說,城鎮錘子轉金等於只有四分之一產出(雖然是全域資源),供給糧食倒是100%收益(不影響自己漲人口),但只能周圍的城市,所以城市的衛星城猛猛種田是收益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