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宇佐見蓮子
來源:都市天際線吧
需要階段
解鎖高密度辦公區和高密度商業區
等待出現辦公區需求同時可以建設高密度辦公區時,畫下高密度辦公區區域,等待高密度辦公區帶動周邊地價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高密度辦公區只會在地價高的地方長,如果是新城區的話是不會長辦公區的,只能從高密度商業區開始畫)
居民區可以直接根據需求畫,直接鋪低密度也是可以的,和高密度辦公區,商業區的區域貼著就行,同時配套設施與公園也一起修建好,等待高密度辦公區和商業區拉高地價。
隨著地價上漲是會用中密度住宅需求逐漸替換掉低密度住宅需求的,就輪到中密度的需求開始拉滿了(大約在平均地價6萬的時候,平均地價可以在左上角i裡面的地價地圖看),而等到平均地價8萬的時候,高密度需求就會壓倒中低密度需求了,而且這時候低密度需求哪怕有,種在高地價區甚至不會長出來(但仍然可以在低地價區長,可以用來修城郊,不用擔心城市邊緣都是高樓無過度)
一直到平均地價十萬這個階段建築需求就正常了,基本上是可以隨意建造了。
如果在老城區繼續發展的話,除非是在老城區鋪了大量工業區或者污染建築拉不高地價的話,大概是可以直接用高密度辦公區和商業區拉高地價,然後直接替換低密度中密度需求的,但如果畫了新城區,就必須慢慢提地價了,提地價最快的是高密度區域,尤其是辦公區,高密度辦公區可以輕鬆帶起一大片地價,低密度辦公區也能拉高一小塊的地價,(此外感覺高密度居民區與工業區幾乎不拉地價,必須依靠辦公區和商業區拉),設施老實說感覺聊勝於無,作為對照組還修了一片低密度大餅城,拉設施的地價長得特別慢,明顯不如高密度區域拉地價要快。
而學歷感覺其實不怎麼影響對高密度低密度的選擇,高學歷看起來喜歡住高密度住宅區實際上只是因為高學歷帶來的辦公需求,導致鋪辦公需求拉高地價,高地價帶來的高密度需求的錯覺?我個人感覺是沒那麼多影響(包括辦公區高收入人員才會住高密度的說法感覺也是辦公區帶來的地價上升而產生的錯誤聯想,本質仍然是地價問題)
也不需要拉高無學歷的稅收,反而會影響商業區經濟和居民流入,這一代的稅收是直接在刁民錢包裡拿錢,稅收反而是越低越好(辦公區最好可以開補貼,辦公區升級的快還會更快的拉高地價)
總結
不需要拉高低學歷稅收
高學歷感覺不怎麼影響居民對住宅區的選擇,只是產生辦公需求,是辦公區拉高了地價,而非學歷拉高了地價,雖然有關(沒有高學歷就沒有辦公區)但如果認為是學歷拉高了高密度需求那就是因果倒置了。
圍繞辦公區與高密度商業區進行居民區建設
只要地價漲上去居民區需求就會正常
ps和一代那樣單獨給居民區一塊地,讓刁民通過高速或公共交通通勤來防止堵車的做法是錯誤的,居民區至少要和辦公區貼一起(但實操中發現居民區和高密度商業區,高密度辦公區貼在一個區域內也不會堵,可以放心大膽貼貼),否則居民區地價上不去的話一樣無法拉高高密度住宅區的需求,這一代基本不會堵了,如果刁民還會開成一條線基本上把路拆了再畫一次就會解決。
而且隨著地價上升,在鋪居住區的時候,如果是用低密度鋪可以看到在高地價區,低密度居民區的推薦直接是紅色,鋪下也長不出來,而中高密度建築只要鋪了就會直接旱地拔蔥
不過如果整個高地價區域的居民區已經被高密度住宅填滿了的話,低密度需求會重新爆滿(感覺刁民還是優先選低密度大豪斯),因為能鋪建築的又是低地價區域了,比起住鴿子籠肯定是便宜獨棟更香
但一般只會出現在前期的樣子,因為前期辦公也只有低密度辦公區能用,能帶來的高地價區域就那麼一小塊,很快就把那點高密度需求用完了,然後帶來的體感就是低密度需求拉滿但沒有中高密度需求的樣子了 。
有了高密度辦公區後完全不擔心了,高密度辦公區能帶來一大片高地價區域,而且一棟高密度住宅200多到300戶人,足夠撐的起人口了,隨著人口增多和刁民畢業,高密度辦公區也會跟著擴張,除非城市太久沒進行擴張,不然低密度需求大概是不會再爆滿的,考慮到居民會老死的話應該能自己找到平衡。
(不過這麼說來的話,因為工業區幾乎不拉地價,二代開局還很難賺錢,如果為了賺錢拉爆工業區的話,因為地價肯定上不去所以工業化城市似乎完全沒辦法保證住宅區需求正常的樣子?我測試的時候如果工業生產占大頭,不去發展高密度辦公的話,哪怕高學歷人才和大學鋪很多,高密度住宅區的需求也不見長的)
所以儘管前期挖礦出口和鋪工業區讓配套產業出來很賺錢,但為了避免鄉村天際線還是老老實實在主城區發展高新產業吧。
可以把工業產業都挪地圖邊緣或者單獨拉一個工業城區,免得讓工業區禍害主城區的地價x
還是赤字的話就把工業區稅率拉滿吧,再開發幾片油田和礦,原材料盈餘或者微微赤字的話哪怕把工業稅拉到滿廠子居然都能升級…資源型城市真好當啊,完全是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