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ywzxxz
來源:NGA
人口對農業加成影響資料分析
人口 | 農業收入加成 | 地方補員加成 | 建造時間基值 | 公共秩序 |
120 | 0.70 | 0.08 | -1 | -4 |
130 | 0.80 | 0.08 | -1 | -6 |
140 | 0.80 | 0.08 | -1 | -6 |
180 | 1.00 | 0.12 | -2 | -10 |
200 | 1.00 | 0.12 | -2 | -10 |
250 | 1.25 | 0.12 | -3 | -12 |
300 | 1.55 | 0.16 | -4 | -14 |
400 | 2.00 | 0.16 | -5 | -18 |
500 | 3.00 | 0.25 | -5 | -26 |
900 | 3.50 | 0.25 | -5 | -30 |
人口最高提供350%的農業收入增益。
將人口因素造成的70%-350%農業收入增益帶入城市產出計算後,產生了一些魔幻結果:
以工商農三個頂級城市為例:
在低腐敗度的情況下,經濟城市確實領先一籌,但是差距不大。
但在高腐敗度的情況下,得益於所需建築數量較少,工農與商業的差距非常至近而且更為平滑。
但是要注意到:最大化產出會在工業、商業城市裡賣糧,攘除這部分增益後收入最高的恐怕還是農業城市。此外,對於鄱陽這種工業城市而言,當工業產值到達1000時,農業產值竟然高達1500……可見農業產值的威力。
因此無論是幾級城市,農業城市於工商業城市的差距都不大(不僅僅只是10級城)。
所以說中國古代是小農經濟,誠不欺我阿。
以下是三個城市的具體建設序列
糧食標注有問題,和稅有關但不影響收入。只是統計口徑問題罷了, 大家無視就好了……
工業城市:鄱陽(內陸城市+銅礦+鐵礦)
商業城市:牂牁(內陸城市+茶葉+商港)
農業城市:武陵(內陸城市+畜牧+工具+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