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tflly
來源:我的世界中文論壇
在我的世界生存模式中,總有玩家覺得食物不夠吃,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全方位的種田攻略,過上自給自足的小康生活
1. 基本知識
1.1 種子獲取
小麥種子可通過(不用剪刀)破壞草叢來獲取,平均破壞8個草叢可以獲取一個種子。收穫成熟的小麥可以獲得0-3個種子,收穫未成熟的小麥可以獲得1個種子。
馬鈴薯和胡蘿蔔均為僵屍的稀有掉落物,同時你可以在村莊的農田中找到。收穫一個成熟的馬鈴薯或胡蘿蔔田可以獲得1-4個對應作物,收穫未成熟的可獲得1個對應作物。
用工具來破壞草叢/農田將不會損壞耐久,但是時運附魔的工具卻可以增加掉落物(+2種子上限/級對草叢;+1上限/級對胡蘿蔔/馬鈴薯;+1種子上限/級對小麥)。所以如果你有一把時運附魔的工具卻還沒有建成自動農田,拿著時運工具來收割作物是非常划算的。(但事實上這種情況基本不可能發生,當你有了時運附魔你應該有足夠的材料來建造自動農田,而自動化帶來的便捷遠大於時運帶來的收益。除非你是一個崇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玩家)
1.2 耕地與播種
作物必須在耕地上播種。可以通過拿著鋤對泥土使用右鍵來使一塊泥土變成耕地,但是沒有被濕潤且沒有種植作物的耕地會很快變回泥土。當有生物在耕地上跳躍落時將會有可能使腳下的耕地破壞使其變回泥土(正常走動和疾跑不會影響,而在1.1版本之前必須shift潛行才能保證不破壞耕地)。在耕地上放置一個方塊也會使耕地變回泥土。
下雨可以是耕地濕潤,但這並不長久,因為雨停後耕地會很快變乾燥。而一個方塊的水(流動/靜止均可,水上方可以有方塊遮擋)可以使以其為中心9*9的耕地濕潤。在遊戲初期(沒有桶)通常會沿天然水源造田,而有了桶之後,為了最大化種植面積,農田設計一般均為9*9,最中間一格放水源。
雖然耕地是否濕潤並不影響播種,但濕潤的耕地可以使作物生長速度大幅提高,所以除非你找不到水,否則一定要想辦法讓耕地濕潤。值得一提的是,水方塊也可以使比它低一格的耕地濕潤,不過大多數時候這個特性沒有太大用處。
1.3 作物生長速度
作物想要生長必須在7個區塊以內有玩家,光照亮度至少為9,且作物上方必須有一格空間(透明方塊也可)。小麥/胡蘿蔔/馬鈴薯均有8個生長階段,作物會隨機得到一個block tick(平均68.27秒一次,具體機制比較複雜,可以參照英文wiki),在作物獲得block tick時將有機會生長為下一週期,其生長概率取決於下列因素(具體參照英文wiki):
作物所在的耕地如果是濕潤的,將大幅增生長概率。作物周圍3*3的格子中其他8個格子中每塊耕地都將增加生長概率,濕潤的耕地增加的更多。作物任一對角線格子有同類作物,或者作物四周四個格子均是同類作物,將減少一半的生長概率。作物直接與水相鄰並不能增加其生長概率。
根據這一機制,不難發現,在一個3*3的濕潤耕地區域中的中間一個格子種植一個作物,而其他8個格子留空(或種植其他作物),將使中間一格的作物獲得最大的生長速率,平均23分鐘(minecraft中一日夜即20分鐘多一點)即可使作物成熟,而大多數(4/5)的作物將在37分鐘內成熟。當然隔行種植會更方便,即每行作物的左右兩行都是空的濕潤耕地或種植其他作物,也可達到同樣的速度。這點在初期食物匱乏時將相當有用,如果你在一個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周圍沒有動物,而且你沒有獲得蘋果、腐或者骨粉,你可以由此快速的獲得食物。在手工農業階段積累食物和種子時,隔行種植也是一個很好用的技巧。
而在對角的兩個乾燥的耕地種植兩個同種作物,且兩個作物周圍其他方塊都不是耕地方塊時將導致最慢的生長,其每個block tick的生長概率僅為1/23,平均大概3個多小時才能成熟。對作物使用骨粉可以使作物跳過2-4個生長週期(在某些老版本中骨粉可以直接使作物成熟)。
另外作物並不會在你睡覺的時候生長,這算是minecraft中的一個基本常識了,你在床上度過的時間將不會使任何遊戲中的事物改變。
1.4 亮度
由於作物生長需要足夠的亮度,白天當然不需要擔心亮度問題(如果你的農場是露天的),晚上則無法滿足亮度條件,為了使作物晚上也能正常生長,你必須保證每個作物受到的亮度>=9。
minecraft中亮度分為16個級別(0-15),光源分為自然光源和非自然光源,其中自然光源即日光/月光,在白天,日光的亮度為15,黃昏時開始逐漸下降至夜晚的4(月光),黎明時又開始逐漸恢復為15。
一個格子的亮度計算分為兩種情況:如果這個格子上方至天空沒有任何其他非透明方塊(透明方塊如玻璃)阻擋,這個格子的亮度為自然光源亮度;否則他的亮度=他上下左右前後6個相鄰格子的亮度最大的亮度-1。特別的,光線可以穿過水或者冰,但會額外減少2亮度,光線也可以穿過樹葉,會額外減少1亮度。
你可以通過F3中的資訊來看到你所在格子受到的亮度級別。在1.7及以下版本中,F3顯示的資訊倒數第二行中的bl表示你的頭所在格子非自然光源亮度,sl表示自然光源亮度,rl為合成亮度,即sl和bl的最大值。為了保證晚上(地下農場中白天也是)作物正常生長你需要讓每個作物方塊上方bl值>=10,因為你的光源通常比作物高一格;如果你的光源全部與作物在同一高度,你保證這個值>=8即可。
而在1.8版本中,F3的資訊中倒數第三行為你的腳所在格子亮度資訊,這變得更方便。其中Light表示合成亮度,sky為自然光源亮度,block為非自然光源亮度,為了使作物不受自然光照降低的影響,你只要保證block亮度>=9即可。
1.5 收穫
所有作物均可空手一擊破壞來收穫,作物收穫並不會導致耕地被破壞(變回泥土)。
水流會破壞作物,而不會破壞耕地。
活塞推動作物會破壞作物,但同時會破壞耕地。
活塞推動耕地也會破壞作物,但不會破壞耕地(但如果你把耕地推到了另一個方塊的下面,耕地會因為與方塊接觸而被破壞)。
在正常情況下,收穫成熟的小麥可以獲得1小麥0-3個種子,收穫未成熟的小麥可以獲得1個種子;收穫成熟的馬鈴薯/胡蘿蔔會獲得1-4相應作物,收穫未成熟的將獲得1作物。
如1.1中所述,時運附魔在收穫時將非常有用,你可以在不損耗工具耐久的前提下獲得更多的收穫(對小麥來說僅限種子)。
2. 全手動農田
2.1農田單元設計
上文已經提到,最好的農田設計應該是9*9為一個單元,中間一個水格,其餘全部為耕地。
在一個農田單元中,同種作物隔行種植作物會使其得到最高的生長概率,比在全部9*9-1個格子上種將獲得兩倍的生長概率,但這是以犧牲種植面積為代價,不過由於隔行種植可以在9*9的面積中種植9*5-1=44個作物,比(9*9-1)/2=40要多一點,算起來效率還是略高,前提是你經常去光顧你的農田及時收穫。雖然這在後期顯得有點微不足道,甚至在你不能及時收穫的情況下,直接種滿會得到更多的收穫,但在前期囤積作物時,如果你勤勞一點去照顧農田,還是會有額外收益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種作物對角線相鄰並不會使生長速度減半,所以如果你很幸運地得到了馬鈴薯或者胡蘿蔔,你可以將多種作物種在同一個農田中,比如:
這樣的佈局胡蘿蔔和小麥均可達到最高生長速率,並且很節約空間。
2.2 多單元農田佈局
一般來說我喜歡水準擴張農場,如果採取隔行種植,應採用下面這種方式連接相鄰的兩個農場:
儘量在一個方向上對農場進行擴建,這會帶來很高的操作舒適度(下文會提到操作技巧)。如果你是在地面造農場,這樣的佈局對自動農場佈線也有好處,因為每個農田單元都有足夠的邊界來佈置電路,當然你可以把農田封頂然後在頂部佈線,個人不太喜歡這樣;而地下農場則不需要擔心,你可以隨意在農田頂上佈線。
很多人喜歡塔式農田(每層一個或多個農田單元,多層),但我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在單人模式中你有足夠的地皮來建造你的農場,多人遊戲中如果要圈地,由於地皮一般是按體積收費的,水準擴張農場需要的體積更小(當然有可能你家旁邊沒有足夠的地皮來給你圈,那就另說了)。水準擴張的大農場也更真實一點。
2.3 技巧
a.在收穫連續相鄰的作物的時候,看著一個作物按住左鍵,然後朝著一個方向走,可以將滑鼠掃過的作物全部破壞收割(不要在一個格子逗留太久以免誤將泥土方塊破壞)。同理,播種時拿著種子對著空的耕地右鍵,然後朝一個方向走,可以將滑鼠掃過的耕地全部播種。這也是為什麼要朝一個方向擴張農田單元的原因了,因為你可以在播種時盡可能少的轉向,而調轉方向這個操作實際上是比較影響操作順暢度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播種的便捷性,塔式農田操作效率會低(你上上下下來收穫/播種)。
b.水源那一格將會影響你的正常操作,你有可能在收穫/播種時掉下去,但是這樣已經夠煩了,而你試圖跳上來的時候還有可能將你落地的那個方塊的耕地破壞掉。所以我們必須想辦法把水源遮擋起來。上文也提到過,水上方有方塊遮擋並不會影響其濕潤土地的作用,所以只要在水源上隨便放一個方塊來阻止你掉進水坑就可以了。我個人比較喜歡玻璃,玻璃上方還可以放一個南瓜燈/螢石來照明。半磚/地毯也是可以的,這兩種方塊還不會阻擋你行進,但是半磚會讓你走著走著突然上升半格又下降半格,強迫症表示略不爽……而羊毛會被半自動農田中的水流收割系統給沖掉,所以我一般也不會用。
另外,上文所提佈局均以作物生長速率和操作效率、流暢度為第一考慮要素,如果是為了美觀,那完全可以隨意按照自己的想法來。